13岁了还需要打大脑炎疫苗吗?
需要不需要打脑膜炎疫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既往的疫苗接种史;另一个就是当地流行的脑膜炎病毒的型别。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脑膜炎病毒吧!(以下内容转载) 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颅内炎症性病变,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
脑膜炎可分为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目前,我国常见的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由化脓性细菌引起;另外,还有艾滋病患者的恶性肿瘤也容易感染脑膜,形成原发性脑膜癌病。
虽然,多数情况下的脑膜炎都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出现。比如:预防接种注射后可能出现良性反应,导致无菌性脑膜炎发作;另外,某些肿瘤或白血病病人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也可能造成脑膜炎发作。[2]
对于一般情况的健康人群来说,最容易感染的脑膜炎病毒属型别是流感嗜血杆菌b型,这种细菌最常引起儿童及青少年患流脑,而成年人群则较少见。 如果患者既往未接种过该疫苗,而且没有产生相应抗体的话,那么无论他年龄多大都需要补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既往接种过该疫苗且已经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则无需再接种。
因为疫苗的作用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而这种抗体只要持续存在,就不会失去保护效果。所以,在理论上讲既往接种过的人永远不会得脑膜炎了。当然,这是基于免疫记忆的存在而给出的理论建议,实际到底如何还要看个体差异。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是否还需要再次接种脑膜炎疫苗还得结合当地流行的脑膜炎病毒类型而定。如果当地流行的主要是高致病性的奈瑟菌脑膜炎(也就是流感嗜血杆菌中的a型导致的),那么即使患者以前接种的疫苗是针对b型的,也应该及时重新接种,才能达到有效的预防作用。相反,如果是a型疫苗,而患者既往接种的却是b型疫苗,那就不用接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