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松狮是什么意思?
“土”字指的是血统,“土”字后面接的名词代表的是这一物种中血统地位高的那一批。 打个比方就是: “土家军”中的土是“乡土”、“本土”之“土”,这个土代表的就是南宋王朝。南方土著王朝。 “土方军”中的土就是“土地”“领土”之“土”,这个土代表的是日本列岛上的原住民所建立的国家(大和民族)所控制的土地。
而题主说的“土松狮”中的土,就是“土壤”“地基”等意思的“土”。这时的土就相当于是中国中原地区汉族所控制的地方。 为什么说这种解释比较恰当呢? 因为“土松狮”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这个词来源于近代日本人对于清朝人的侮辱性称呼——臭老甲胄。
当时日清关系紧张,日本舆论纷纷要求进攻清国,而反对侵略中国的言论在日本是要遭到批评的。所以一个日本右翼评论家就写了《战阵训》一书鼓吹进攻清国。该书一出版就得到了不少日本读者的回应,许多日本读者都写信给出版社询问购买该书的渠道,因为他们都想拥有一册。 不过这本书在清国士林中也受到了关注,有不少人对之进行了抨击。
其中最有名的文章叫作《骂日本》,作者是梁启超。这篇文章不但言辞犀利,而且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揭露日本的本质: “今有人身长五十公分,而其肥肥滚滚,肉颤振振,皮毛光润,威武非凡者,此无他,日本象也。” 把日本比作一只“土松狮”,这可以说是贬义到了极点。用现代的语言描述,就相当于在骂人是“怂逼”——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而用这个形象而又生动的词去形容狮子的毛色,那是相当恰当的。 所以这个“土松狮”的词义发展应该是这样的: 日本——>侵略者——>败北——>丧权辱国——>弱鸡——>土松狮